抗体稀释是否合适,关键在于平衡信号强度与背景噪音,同时兼顾实验的经济性和可重复性。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验证方法及优化策略:
?一、显色反应评估标准?
?
阳性信号强度?
理想状态:显色2-5分钟内阳性结构清晰可见(如TMB底物显色为黄色),背景无着色?。
异常判断:
?显色过快且过深?(<1分钟):提示抗体浓度过高,需进一步稀释?。
?显色延迟或过浅?(>10分钟):可能抗体稀释过度,需降低稀释比例?。
?
背景控制?
合格标准:空白孔OD值<0.2(夹心法),阴性对照无显色?。
高背景处理:增加洗涤次数(5次/步)或改用含0.05% Tween-20的缓冲液?。
二、抗体稀释优化方法?
?
棋盘滴定法?
步骤:测试一抗(1:50至1:500)与二抗(1:2000至1:20000)的交叉组合,选择信号强且背景低的组合?。
示例:若1:100一抗+1:5000二抗时OD值>1.0且背景<0.1,则为最佳比例。
?预实验验证?
对高浓度样本(如血清)进行梯度稀释(1:10至1:1000),观察OD值变化是否线性?。
钩状效应排查:若稀释后信号增强,需重新优化抗体浓度?。
?四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?
?
信号弱?:缩短二抗稀释比例(如1:2000→1:1000),延长一抗孵育时间(37℃ 1h→4℃过夜。
?非特异性结合?:更换封闭剂(5% BSA→10%脱脂奶粉),或添加5%正常血清阻断?。